〇〇一四章 改善(1 / 1)

加入书签

“唉,你爷爷就怕你随了你爸,打小就紧着教你谦和孝顺,谁知矫枉过正,倒弄得你现在这副怂相,害了秀芹一辈子,娃子们跟着你也遭罪。”

诸葛伯绪屋内,黎柔蕊一边揉面,一边感叹着,她用的是诸葛伯绪今天带回的白面。

大侄子结婚已二十多年,他的大小子诸葛凯都已经十一岁了,他父母硬是拖着不给分家,还不是因为大侄子每月的五十斤供应粮,还有三十块钱工资。

不分家,却又要大侄子一家单另过,挣的工资得全部上交,花钱还得问他要,十三斤白面只分给这边两三瓢,撑死了也就只有三斤。

自从琳琳被诊为“偶人”,大侄子一家就再舍不得吃白面,都给琳琳拌了糊糊喝,粗粮难咽呀。

世上哪有这么狠心的爷爷奶奶,孙子一年到头吃不好吃不饱,瘦巴巴得不长个儿,当爷爷奶奶的,不是炸油条,就是白面肉馅包子,也不怕噎死。

正在给诸葛琳换衣服的郝秀芹,听了黎柔蕊的话,反过来安慰黎柔蕊:“婶儿,这些年我都习惯了,也不生气了,您也别气,跟谁生气,生啥气,最后吃亏的都是自个儿的身子。”

现在正是麦里天,热得很,不动都出汗,诸葛琳刚才一番活动手脚,虽看起来只是轻微的动,她却出了一身的大汗,身上的衣服几乎湿透了。

黎柔蕊感慨:“幸亏你想得开,我像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要不是有你爷爷奶奶在,我一天能跟你婆婆吵三回。”

给诸葛琳换着衣服,郝秀芹笑道:“呵呵,我这不也是给磨练出来的吗。”

郝秀芹比诸葛伯绪小一岁,她跟诸葛伯绪一样,头发已经花白,年轻时又黑又粗的辫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梳得很整齐的齐耳短发。

相比于诸葛伯绪的精致五官,郝秀芹的面相显得粗豪。

两条又粗又浓的眉毛,又黑又大的眼睛充满灵气,一看就是个聪明多智的人,鼻头稍宽,嘴巴也不似一般女人家小巧,不过,配在她那张国字脸上,这种五官搭配倒也恰到好处。

郝秀芹穿了件白色短袖衣,灰色裤子,诸葛凯和诸葛拓上身穿白色背心,诸葛凯下身穿蓝色裤子,诸葛拓穿军绿色裤子,几人脚上的鞋,都是白底黑灯芯绒鞋面的布鞋。

他们这一家的打扮,也是纯属这个时代的特色。

“今个儿咱也吃顿好的,油泼面。”黎柔蕊揉好面,把面切成宽条,再用手把宽面掰成一寸多长的短截。

听着二婶的唠叨,和自家媳妇的话,诸葛伯绪一声不吭,自动自觉动手切葱花,热油。

等黎柔蕊下好面,捞进碗里,诸葛凯把葱花和辣椒面撒进面碗,放好盐、酱油,醋,给每个碗里浇小半勺滚烫的热油。

“哇,好香。”诸葛拓第一个凑到面碗跟前。

一年难得有几次吃上白面闻到荤腥,这油泼面虽然做法过于精简,可也是放足了油的。

九岁的诸葛拓,除了一双不大的眼睛外,长相基本随了郝秀芹。

除跟爷爷一样长了一个尖下巴外,面相酷似诸葛伯绪的诸葛凯,和弟弟是同样的表情。

不过,做为大哥,他得有个大哥的样子,给弟弟做个好榜样,他先端了一碗油泼面给黎柔蕊,吃饭得长辈先动筷。

黎柔蕊却把碗里的面往另外两个碗里挑了一多半去,嘴里说着:“我尝尝味儿就行了,凯凯和拓拓多吃点。”

连儿媳带孙子,黎柔蕊家只有四口人,却有三个都是壮劳力,日子过得比诸葛伯绪一家强得多,她是真心疼大侄子一家。

“吧唧。”

嗯?啥声音,声音虽然很小,还是被屋里几个人捕捉到了。

诸葛家的家教,吃饭时,嘴巴不能发出不的声音,几人互相看看,没有谁这样做呀,再说都还没开始吃呢。

“吧唧,吧唧。”

几人再看一圈,这下听清了,声音是从炕上发出的。

不约而同,几人都朝炕上的郝秀芹看去,而郝秀芹却惊异地看着自家女儿。

这声音,正是从循着香味使劲动脑袋,睁着大眼想要看看油泼面,喝了半年糊糊的诸葛琳嘴里发出来的。

瘦成一条的小脸,因瘦弱而显得过大的双眼,同样因瘦弱而显细长的鼻子和过大的嘴,细黄而剪得齐整的短发,各色碎布块拼成的衣裤,过于小巧的手脚,看着就令人喉咙发哽。

所有人又是一阵惊喜。

郝秀芹抱起女儿又是哭又是亲,舍不得撒手,却又怕弄疼了女儿,边亲着女儿,边喃喃自语:“我妮子醒了,我妮子会动了,我妮子知道要吃的了……。”

黎柔蕊怕郝秀芹高兴过头再出点啥事,赶紧劝慰:“秀芹,妮子醒了是好事,咱可不能太激动,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妮子可咋办,凯凯和拓拓咋办。”

“秀芹,咱妮子醒了,会动了,知道找东西吃了,往后她还会问你要好看的衣服穿,你打算给她扯啥样的布?秀芹你手巧,肯定会把妮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诸葛伯绪也赶紧设想起美好的未来,想要引开郝秀芹的注意力。

妮子能这样他也高兴,不过,要是乐极生悲,媳妇再闹出毛病来,这日子可咋过。

见妈妈状似疯癫,诸葛凯和诸葛拓

又急又怕,快哭出来了。

为了女儿的病,看似强悍的郝秀芹,已近乎到了崩溃的边沿。

好一会儿,郝秀芹才抽噎着说:“没事,我就是高兴地,这好几年我都熬过来了,如今妮子好了,日子有盼头了,我还想好好过日子咧。”

她这一出声,屋里人才放下心来。

谁不是咧,诸葛琳好转,这日子就有盼头了。

诸葛琳也是心头一松,还好,没有因为自己的一时顽皮坏了大事。

实在抵不过诸葛琳的馋相,郝秀芹喂了她几口油泼面。

诸葛琳张嘴还要,黎柔蕊出声阻止,怕几年没吃过非流质食物的诸葛琳,一下子吃太多面,油也多,小肚子消化不了再会个啥问题。

今天第一天活动,对于精神被锁半年的诸葛琳,花费的力气确实不小,喝了小半碗糊糊,精疲力尽的她,很快睡了过去。

吃完饭,黎柔蕊把剩下的白面提走了,说是诸葛琳既然能动了,就说明病能好,这白面得留着给诸葛琳吃,她不放心白面留在侄子家里。

以侄子的怂相,他妈三两句话骂出来,或者他爸一句忤逆不孝,他一定会乖乖地把白面给上交,这白面还是自己保管着妥当。

那两个老不死的,再不要脸,也不敢去后院抢。

诸葛家的院子原先很大,分家时,诸葛伯绪的爷爷把院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前院给诸葛辙,后院给黎柔蕊,诸葛伯绪跟着爷爷奶奶住后院。

诸葛伯绪结婚时,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诸葛辙要求诸葛伯绪搬回前院住,后院就只剩黎柔蕊母子。

黎柔蕊娘俩占的院子,跟诸葛辙一大家子的院子一样大。

诸葛辙不甘心,多次抢占后院,只可惜,大儿子跟他不同心,二儿子对他冷冰冰,小儿子胆小怕事,他自己又惹不了牛高马大的铁匠诸葛仲瑾。

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别人好,诸葛辙一趟趟往隔壁村委会跑,说是黎柔蕊家占地面积过大,不符合国家政策。

直到后院被村委会划去一半,他才稍解心头之恨。

他解恨了吗?其实他更恨。

村委会在划黎柔蕊院子的时候,连带把诸葛家前院也划去了一半。

院子的风水,讲究个方方正正,村委会的院子只多出黎柔蕊那一块,老话说不吉利,把前院也划去一半,刚好给村委会的院子凑了个方正。

损人没能利己,诸葛辙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

而长子诸葛伯绪,更成了他发泄恨意,解不开的心结。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