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线人来报(1 / 1)
映入眼帘的全是青峰重叠,云树迷蒙,浓云密雾织成的面纱终日笼罩着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的摩天岭。西望山涧,一道瀑布飞落碧树深谷,犹如一条银链盘于青山绿叶之间。峡谷悬崖峭壁,危石耸立,各色各样的火山石纵横水中,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五彩光芒。
大断崖寸草不生,崖下溪谷激流声若雷鸣。
云雾下,山谷间,沿崖竞泄溪中的水流吼声震耳地离开闻名海内外的摩天岭母体,自西向东匆匆形成三条状如巨蟒的大江蜿蜒而下,声若雷鸣地一路狂奔,浩浩荡荡流向黄海入海口,汇入浩瀚的太平洋
。
其中之一就是鸭溪江。
沿岸是汉族、满族、朝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粗犷豪放的关东风情,使这块广袤的土地形成了特有的神秘色彩。近在咫尺的中苏、中朝及日本海边境附近的十万大山云雾缭绕,终日笼罩着这片莽莽苍苍的广袤林海。山肚子里藏着一个在全国地图上很难找到的神秘小县。小县不起眼,名字却大得吓人——大鼎。
究竟哪朝哪代在这儿曾经建立过“大鼎”,无从查考。这个故事也仅仅是借用它的名字,不去管它。
大鼎县位于黑、吉两省之间,无论去黑龙江省城哈尔滨或去吉林省会长春都跟去北京一样遥远,当年清朝官员踏巡大鼎县走过的密林小径,已经变成了旅游交通网络,一日千里的公路建设配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缩短了山里山外、关内关外的旅程时间,不过要是撂步量,仍然是望山跑死马。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朴实无华的外表相反,这座仅有三、四十万人口的边境小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像一块巨大的闪闪发光的磁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客商、旅游者、冒险家、黑道人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
在这座小县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不知演绎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人间戏剧。大鼎警方曾多次在这座小城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各路滚龙烂虾受到公安机关和边防武警的迎头痛击,多少人翻船落马,然而小城并未因此趋于平静。相反,公安局长与刑警大队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到了乔银忠这茬,大鼎县社会治安形势却越来越严峻,黑恶势力猖獗,走私贩毒严重,*、杀人、爆炸、盗窃等大要案严暴案件频频发生。
对于所有罪犯和不法分子来说,这里既是黄金通道,又是死亡之路——闯得过,便直达天堂;闯不过,便坠入地狱。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法则对于隐藏在县公安机关内部的败类同样如此。
据来自边境的情况报告,走私分子已把六辆走私汽车开到境外的大洞郡,他们可能还随身携带着毒品和武器,昼伏夜行,专拣偏僻无人的山道走,往大鼎方向来了。估计近日可能要伺机在卧虎屯、天豁峰一带绕关进入大鼎境内。
这个情报吓了刑警大队长乔银忠一跳
!
当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烟想事,跑来给他报告的是下面红土崖的一个特情。红土崖村紧靠边境,这个人常给公安局报信,为此协助县里破获了不少案子,也获得了不少表彰和金钱,还亲手得到过乔大队长代表公安局发给他的一笔笔“特殊津贴”。既有荣誉又有钱赚,当然乐此不疲。
乔银忠很快恢复平静,问他这个情报是从哪弄来的,准不准?特情把胸脯子拍得啪啪响,但情报来源他始终没说清楚。要是平时,依乔银忠抓住蛤蟆捏出尿的个性,不说咋行!公安局的钱是那么好赚的?
一般来说,情报来源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破案质量,情报来源不准确,公安局又怎么能轻易大动干戈,部署行动呢?
可这次不知乔银忠心情过于紧张,还是另有原因,今天特情没说清楚,这位刑警大队长也没追问。
乔银忠让他先回去。
线人脸上的笑就开始有点不自然,坐着没动。该得的钱还没到手呢,他希望再坐坐,再坐坐也许就会拿到钱,后来他看出乔银忠好像对此事不太重视,估计今天要拿的“特殊津贴”也要黄,才懒洋洋地起身。
乔银忠看看他走到门口了又叫住,特意警告他这个情报很重要,但在没搞清之前,钱的事先不要提,也不要再跟任何人讲,到他这就算到头了,包括局里的其他领导,有啥新情况及时跟他报告,又嘱咐那线人不用来回跑了,打他的手机就行。
线人连连点头,心领神会地走了。
给公安局干了这么些年的活儿,啥该说啥不该说这个特情不懂还行?阴天下雨不知道,辈大辈小他还能不知道么!
但一出乔大队长办公室,特情心里又有点不平衡。钱没拿到手,白跑了好几十里羊肠子山路,本想一拿到好处费先上饭馆填饱肚子,再喝它两盅,亮亮堂堂地回村,现在就这么离去当然心有不甘。
这情报是他辗转从村里听来的,准不准他也不知道,只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紧赶慢赶跑来报告的,哪里想到人家不“重视”,一分钱也没得到呀?但既然村里人这两天都一哄哄的背后议论这事,怎么也得跟局长报告一下再走呀
!因此他离了二楼又上了三楼。
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坐车一般的领导干部都喜欢坐前面,而办公或住宅都在三楼,局领导公室也都选在这个楼层。
特情先奔主管刑侦的陈铁汉办公室,没人,这个情报报到局长丁黎明那里,果然引起丁黎明的重视,以往的多次表彰大会上,他曾给面前这个人发过奖状,戴过红花,有点印象。
虽说他对这个人不按规矩层层上报而直接敲他的门感到不舒服,但把特情打发走后,抓起电话把分管副局长陈铁汉和刑警大队长乔银忠、副大队长林强、刘斌等人叫到他的办公室,准备研究案情,布署有关事宜。他们的任务是必须在走私分子一进入县境就发现并盯上他们,通过跟踪监控,瞅准时机,将这些家伙连人带货一勺烩。
刚才特情一出门,乔银忠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窗前,似乎是想看看那个人离没离开公安局大院,可他心里有事,一站到窗前竟忘了本意,不由自主凝视着远处八店溪畔的观音山,极力抑制着心中的焦急与不安。
办公室内静寂无声,轻微的电子钟声显得分外剌耳,乔银忠的神经开始随着它的节奏咔咔作响。不经意间,眼睛触碰到了办公桌玻璃板下那张洋溢着幸福美满的全家福照片让他有一种触电般的感觉,目光再次扫向窗外。没有看到那个人的影子。前后几分钟的光景,不知那家伙是离开了还是依然留在楼内。
“王八蛋!”
电话响了。刑警大队长蓦地回头,抓起话筒。
“谁呀?”
“你过来一趟。”局长丁黎明的声音。
“啥事?”乔银忠暗含不耐烦。
“研究案子……你快点呵。”电话放下了。
乔银忠心中的某种忧虑得到证实。一般来说,局里平常研究案子最先知道的都是他这个刑警大队长,因为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越过锅台上炕,在县公安局,刑事案件和具体工作需要他上报并实施,包括研究重大案件的案情。在他的日程表上,今天根本没有研究案情这一说,丁黎明的电话无疑证明那个特情把情况捅到他那去了
。
他坐在那里没动。想了想,操起内部电话,只按了一个号码就通了。
“我,银忠。”
“你怎么还没过来啊?”丁黎明的声音也有些不耐烦了,“人都齐了,就缺你了,快过来吧。”
乔银忠欲言又止,一下明白过来,面如白金。他知道此线索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至少不再是他跟丁黎明知道了。事已至此,只能先过去开会再相机行事,于是放下电话。
林强接到通知从外面赶回来,匆匆走进丁黎明局长的办公室。两扇棕红色牛皮蒙面的橡木门,在刑警副大队长身后无声地关闭,他看到政委关长生、副局长陈铁汉、刑警大队长乔银忠和其他几个副大队长已经在座。
丁黎明望着林强,示意他坐下。
林强擦把汗,坐在沙发上。
丁黎明在老板转椅上简单介绍了一下案情,扭头问乔银忠知不知道这件事,乔银忠说知道。丁黎明说知道你怎么没当回事儿把人家给打发走了呢?乔银忠说你听他瞎嘞嘞得了,“那小子为的是特情费,连情报来源都说不出来,我怎么能信呢?我一个刑警大队长成天让他牵着鼻子走?我还干不干别的活了?”
乔银忠有个毛病,一说话就往外喷唾沫星子,丁黎明瞅着他的唾沫星子不满地责怪道:“那你也得查查呀!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大事。万一要是真的呢?”乔银忠当仁不让:“我不是让他回去把情报搞准了再跟我联系吗,可这小子却跑你这来了——要这么整,我们的工作怎么干!”
在局里,只有乔银忠敢跟丁黎明这么说话。乔银忠不仅仅是丁黎明的亲信,更与丁黎明有着非同一般的私谊。大伙儿一见会议刚开始,两个人就莫名其妙地争执起来了,急忙打圆场:“得得得,别争了,都是为工作。开会吧。”
堂堂局长,受了一顿抢白,丁黎明也没脾气。于是开会。
——————————————————————————————
魔与雄,尽在大鼎,请看爽文《大杀戒》!看爽了,别忘了踩一脚、收藏、投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