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八章 、微服私访(1 / 1)

加入书签

举报信还说——

“要查清他们到底是人是鬼,找到他们的犯罪证据,需要一个侦查、调查、了解的过程,此案的难度也往往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在现有的体制下,是我个人行为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我之所以心急如焚、不敢具名举报,原因也正在于此。我担心被人灭口,死我不怕,怕的是如果我死了,吓退所有要举报他们的人,大鼎的黑幕也将永远无法彻底揭开。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大鼎县的主要领导,说白了就是一把手大局长丁黎明同志。他在位,上述任何一件大案要案都无解!”

……

姜健站了起来,慢慢走到窗前,从市委大楼眺望不远处的嚣闹大街。阳光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街边商家和小贩的叫卖声隐隐传进耳鼓……

他蓦地回身,盯视着桌上那封信。

“不象话!”

“难道说真的……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下面公安机关会……这么干么?”他回到办公桌旁手扶皮转椅上站了片刻,胸口起伏,心火四起。

他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因为要解决问题发火只能有害无益。

“啪”地一声,他只能把一支黑色金属签字笔摔在桌上。

大鼎县的事情,他早有耳闻,也不断有人上访,于晓中枪杀黄老六事件发生后,市公安局领导亲自到了现场进行研究,市里还专门派工作组下去调查过有关情况,但得到的情况汇报仅仅是以案说案,虽说市领导都感到震惊,但没有人反映县公安局内部的事,也不知还有一名刑警副大队长遇害、尸体失踪之事

近几年,大鼎县成为黑山市乃至全省社会治安的重灾区,公安局长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个,多的干一年,短的干几个月,倒数这个丁黎明还算长的,快两年了,但没想到事情会越来越复杂严重!他沉思片刻,按一组电话号码,想把情况跟市委书记汇报一下,但只按了两个数字,又放下。转身去桌子底下按了叫人铃。

秘书进来。他想还是亲自出马先暗中跑一趟,把一些情况掌握了回来再找老大汇报不迟。

“备车,去巴沟!”

这次,姜副书记实实在在亲自出马去了一趟下面的大鼎县,没带秘书,没带其他领导,更没通知市公安局长等人,而是单枪匹马,只带了给他开车的司机二人,一路风风火火去了大鼎县。

自然而然了,他的这一次县城之行,也没有惊动县委县政府,更没去县公安局,他唯一相信和希望摸底的所在,却是那些人多嘴杂的市场、乡镇和老百姓集中的广场。

还是听听这些人是怎么说的吧?他们嘴里对大鼎县,尤其是公安局长和乔银忠的评价究竟是怎么样的?

虽然不会摸到更多更深的内容,更不会触动实质,却可以给他决心,事实真相,还需要以后新局长上任去逐步调查核实嘛!

……

晚上,市委召开紧急常委会议。

市公安局局长王少忠、书记吕明光列席会议。

那封大鼎县公安局“普通干部”的信在常委们手中传阅。同时一起传阅的还人手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另一份文件,那就是姜健副书记下午回来后让秘书处加紧赶出来的他的文字。

还有一封秘书处刚刚送来的大鼎县公安局关长生政委、金铁副局长的亲笔报告。

秦书记与身边的姜健低声交谈后,说:“姜书记接到一封举报信,反映的问题很严重,今天他亲自下去跑了一天,情况到底怎么样呢?这就是我们决定今晚召开这次紧急常委会议的中心议题

。大鼎县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相信各位都看到了某种严重事实。”

“大鼎县的事情很难办,我们换了几任公安局长都没有大的改观,更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反而越弄越糟!姜书记看到的并不是以往司空见惯的打架斗殴,为女人而争风吃醋的一般社会治安问题,也不是平时小偷小摸、社会流氓那些混帐事儿。而是严重犯罪,尤其令人不敢相信和吃惊的是,大鼎县公安局内部的个别害群之马已经公开或半公开地成为当地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据群众反映,有人去派出所报案,竟被非法拘禁并遭殴打。状告农村恶霸在法院获胜后刑警队还要抓告状的受害人‘归案’。民警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一起到娱乐场所‘蹦迪’。杀(伤)人没人抓,报案没人管,连看大门老头都有‘特权’,告诉人家说什么‘小事明天来’,大事‘找刑警队’。粗暴执法,执法犯法,简直不成体统——”

“总之,大鼎县的风气和社会治安已经到了非从严整治不可的时候了,姜书记亲手摸到的第一资料表明,这是一种各种势力交错纠缠在一起,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百姓生活的恶性犯罪!”

停了停,他转身对姜健点点头:“老姜,你谈谈情况吧。”

姜健:“大鼎县的情况过去也有耳闻,群众反响也很大,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今天我特意下去走了走,一路所见所闻,令我震惊和愤慨!下面,我就说说具体情况。”他打开笔记本,扫视一眼大家,开始介绍。

……

一位秘书轻轻走进来,在秦书记身后低声耳语了几句。

秦书记:“让他两小时后挂来。”

秘书的脸离开秦书记后脑勺,但身子没动,有些迟疑和为难地说:“是……是省委张书记电话。”

秦书记一愣:“噢。”

他站起来,快步走出会议室。

一会儿,秦书记回来,脸色很不好看。

秦书记:“先暂停一下,传达一件事

。”

正在发言的组织部长停住了话头。

秦书记说道:“刚才,省委张书记来电话,过问大鼎县的治安情况。张书记明确批示:请我们立即组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精干警力,限期扭转大鼎县的社会治安现状,同时彻底搞清公安局内部的情况,争取尽快消除公安机关在广大群众中已经形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彻底改变大鼎县社会治安重灾区的现状。”

“有人已经把事情直接捅上去了,”他腮上现出两道肉棱,顿了顿,有些痛心疾首,痛声道:“全省11个社会治安重灾区,我们的大鼎县就占了3席!难怪老百姓骂娘,难怪有人敢胡作非为,该下决心了,大鼎县公安局领导班子必须马上换血,必要的话,市委、市政府要直接派有关领导下去指导、支持这项工作。好了,大家接着谈。”

会议继续进行。

午夜前,在涉及大鼎县公安局新局长的人选上,市委常委们十分慎重。

他们人人手中有一份由市公安局临时提供的下属九个县(市、区)公安局长、副局长、局级巡视员,市属副局级以上人员名单,共计132人。这些人的名字,在常委们的目光注视下,一个个被反复考虑、研究、分析和推敲。市属各局84名人选首先被逐一淘汰。

市委和市公安局的意见一致,认为大鼎县新公安局长及班子人选还是要在各县区公安机关内部挑选较为合适,这些人在公安机关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懂业务,而这次市委的决心很大,不派则已,派就一定要顶住各方面压力,派个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头脑清醒、敢打硬仗的人出任一把手,不至于冷手抓热馒头。

每一个名字后面加注的个人政治面貌、年龄、工作能力、任职时间、综合素质、文化水平以及社会关系等等因素更为领导们所关注,也是评估的标准和焦点。

常委们面前的烟缸里塞满了烟头,迎着灯光看去,仿佛置在蓝色玻璃茶几上的一座座假山盆景……

*****

ps:今天还有一更,求票!求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