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七章 、生死攸关(1 / 1)
车偷到手后,在销赃过程中,那几个人提出把车开回黑河市,说那边他们路子熟,朋友多,卖车的事交给他们保证没问题,到时杨景全等着分赃拿钱就行了。
杨景全原本的天性就是一个虎逼朝天、冲锋陷阵的打手,而出谋划策,玩心眼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虽然他也有一定的头脑和自己的智慧,但偷到手的赃车需要尽快地换成钱才算“成功”,否则一钱不值,还怕被警察抓住。他又提不出能够帮助迅速销赃的朋友和地点,加上过于相信那几个人,于是,杨景全就同意了。
然而,杨景全只知道天朝人尤其是同他一样在黑道上混的家伙们,无论交朋友做生意消仇化怨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朋友”帮忙,包括干坏事,却没有想到设阴谋施毒计杀人越货常常也在“朋友”间进行。杨景全本来就缺钱,三句话一说,心里就活动了。
他虽然已经在撕杀打斗中学会了生存哲学和不惧任何人,却不大会防备人,尤其是刚刚认识没两天就成为酒肉“朋友”的人。
可怜的杨景全把车千里迢迢亲手开到黑河后,却没料到一个巨大的毒计也正在同时悄悄进行……
到黑河后,朋友把他安排在小旅馆里等着
。
果然,下午那几个负责卖车的朋友就回来了,告诉他车已出手,因为是赃车,对方不敢在白天交钱,已经约好了,晚上一起到黑龙江边去取钱。杨景全半信半疑,对黑河的情况,此前他一无所知,更不知当地“道上”的规矩是怎么回事,为了分到钱,只能人家说啥他信啥,他想,如果这些人不怀好心,早在路上就动手弄死他了,等不到现在,因此问了几句后,也就深信不疑了。()
可是就在当晚去江边取钱的路上,杨景全猝不及防被那几个“朋友”在江边的黑影里猛地掀翻在地,紧接着就是一顿大棒子不管脑袋屁股地猛砸!
那可真是棒棒生风,下下要命呀,分明是冲着要他命来的……
当时杨景全被彻底打懵了!
他唯一剩下的一点残存意识和不时闪烁出来的巨大的求生**使他顾头顾不了腚,一边下意识地抱着脑袋挣扎,一边身不由已地满冰上翻滚,已被打开花的双手在生死关头仍旧紧紧在护住脑袋——杨景全熟悉打人与被打的诀窍:他知道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但有时又有着惊人的顽强生命力,关键的关键是脑袋!
他抗击打能力很强,幸福感也超强,骨头断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死不了。
纵然死到临头,只要拚命护住关键部位,仍有一线生机。
如果脑袋开花了,只能是死亡!
很快杨景全就被打得一动不动,也不翻滚了,他顾不得受伤的双眼双手双腿和全身锥心般的疼痛,愣是忍住一声不吭,躺在地上装死,那几个“朋友”见他没动静了,以为他死了,于是连扯带拽抬起他往黑龙江心走去……
可就在他们准备把他往没冻上的冰窟窿里面塞时,杨景全拚尽全身所有剩下的力气拚命一蹬,跳起来,倒把那几个朋友吓了一大跳——
杨景全没命地往江边跑,边跑边喊:“救命啊!杀人啦——!”
那些人赶紧去追赶,其中一个被杨景全一脚踢在脸上,呼咚摔在黑影里
!
“妈呀”一声,因杨景全离江边的灯光越来越近,突然遭袭同伙又被踢倒,这为杨景全的最后生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几个人一见杨景全越跑越远,已经失去了控制,再追下去容易坏事儿,因此不知怎么就没有再追赶下去,而是原地停在江面上……
杨景全受伤的头随着强大的惯力向前直冲,一时停不下来,等他终于再也跑不动,也敢停下稍微喘息一下的时候,回头看看,他已经看不到江中那几双鬼火一样想要他命的眼睛,杨景全呆呆注视了一会儿,失魂落魄地向灯火辉煌的市区逃去……
千钧一发之时,杨景全可谓大难不死,抓住的那个关键时机,没有让他坠入异乡的无底深渊之中。
这一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自从那次惊心动魄死而复生的遭遇之后,杨景全再也不出去了,他决心就在自己的家乡大鼎县巴沟镇开展事业!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啊!杨景全团伙、谢保安团伙和“大骡子”对于这话的切身体会最为深刻,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再爬起来,反正现在大鼎县也不再找他的麻烦,而且通过朋友他又认识了原公安局长丁黎明、乔银忠,后来又跟刑警大队长一些人成了朋友。
他做梦都没想到,短短几年工夫,他凭借这些硬关系不仅在家乡重新站起来,而且还干掉了原先的社会老大,自己取而代之……
同时,他们跟县城的黄老八、黄老六哥俩他们也是哥们、朋友,大家到一起都是乔银忠下面的人马。后来,杨景全每每一想到黑河那次惊心动魄的黑色遭遇,就忍不住恨得牙根咬起股股肉棱,也暗暗庆幸自己命大,同时他也正是从那一次不死的经历中领悟了一个“道理”:在天朝什么叫做“黑吃黑”。
他有时觉得,自己的名字起的好:“杨正面”。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大鼎县曾经在一次机关作风测评中对针对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后来形成的文字报告——“零点调查社会安全和满意度”的《200x年大鼎居民评价县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200x年大鼎县居民对各级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总体评价时,表现出“政府部门层级越低,满意度越低”的趋势。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却要数县公安局!
原因是:对县政府的评价是政策评价,形象正面多;对基层的评价是执行感受评价,比如说之前由局长丁黎明、乔银忠掌控的县公安局,在具体执行时的“硬碰硬”,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就是很凶,容易形成不良感受。
另外,上级政府比较有服务意识,而在基层,官越小,越缺乏服务精神,这不仅体现在意识上,也体现在技能上。
沙远山一到大鼎县,就明显感觉到了不仅公安局内部有问题,即使是一些领导工作也不到位!
他主导的这次打黑除恶,就是想在打掉多年来形成的黑社会时,同时寻找整治内部机制的突破口,而且能够从中迅速发现问题、提拔有才干的民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基层干部容易因小的**行为留下恶劣印象,如吃饭不给钱等。他们以为自己是警察,尤其是在大鼎县内、巴沟镇这样的小地方,什么事情都应该给个面子,何况他们工资水平低,整天吃个饭不算什么大事,相反,发生在县政府部门的渎职、**等事情具有隐蔽性,反而不容易受到指责。
日怪!邪恶!
在从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过程中,沙远山其实也不是完全懂得,不过,他这些年来当领导心里却一直没有背叛自己的农村出身和父母的农民身份,因此看问题、想办法,干工作,大部分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的……
基层工作和政府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凸显,但沙远山感觉到他们这些执法机关和一些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没有跟上,仍有政府工作人员以管理者和掌权者自居。
*****
ps:今天还有一更,求票!求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