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浑浑噩噩(1 / 1)
百姓,古时为贵族之统称,今时为平民之通称。
士农工商,除了士,其他都称百姓。
而商又不是纯粹的百姓,因为他们也有非常之权势。另外还有乡绅大户、地主土豪之流,亦在官下民上。
比如这次闭城封道,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商人与乡绅,便可以持官府发放的谍牌路引自由出入。而真正的百姓便没有些许自由,只能困在家中,对天祷告。
对于邢州府中年长些的百姓来说,闭城封道已经见怪不怪。
洪熹十五年,第一次尸鬼之疫在河西与北疆爆发,陕、晋、冀三州虽然未被瘟疫荼毒,却有流言肆虐。
古来瘟疫并不少见,每次都是要死人的,一个村一个村的死,一个县一个县的死,当瘟疫的流言铺天盖地而来,百姓们的恐慌可想而知。而官府也不会听之任之,闭城封道便理所当然地开始实行。
不过那次瘟疫并没有真的到来,闭城封道断断续续,粮商、盐商、医馆药商囤积居奇,赚了个盆满钵满。只有百姓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直到龙德元年春,第一次尸鬼之疫结束。
天正三年,第二次尸鬼之疫在关中、晋地、幽云爆发,冀州、东州、中州百姓们又被流言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京城就在中州阈内。
这次朝廷吸取上次教训,为了平抑物价,赈灾粮米由官府售卖发放,食盐定了溢价尺度,药材也由官府统一采买,看似很有章法,其实漏洞百出。
朝廷到地方的协同调度与派发转运素来拖沓,地方则一贯官商勾结,鱼肉百姓,官府甚至将官粮官盐私下转给粮商盐商高价售卖,完事后补齐官仓银两,做了假账,追查起来了无痕迹。官吏商贾乡绅军队个个吃饱,只有百姓们血汗钱被压榨一空。至太平元年,第二次尸鬼之疫结束。
这第三次尸鬼之疫爆发,百姓们轻车熟路,囤积粮米食盐,自备家用之物。只有孩童们不能外出,难免哭闹。
家中老人便将那瘟疫的流言当作故事讲给孩童们听。
因为山水阻隔,讯息闭塞,老人们的讲述并不真实,那瘟疫便形容成妖魔鬼怪一样的东西,会夺人魂魄,吸人阳气,敲骨吸髓般让人受尽折磨,惨死收场。
孩童们听了不禁发出疑问,有人见过妖魔鬼怪吗?
老人答道,见过的人都死了。
孩童们问,那怎么办呀?
老人们答,咱们磕头烧香。
然后老人们带着孩童去到神仙佛祖的像前,磕头跪拜,焚香祷告。
如此这般,并不见效,直到神龛与香案上多了一尊鬼王像。
孩童们问,什么是鬼王?
老人答道,鬼王就是散布瘟疫的鬼神。
孩童们问,那他是神是鬼?是好是坏?
老人答道,害人的时候是鬼,救人的时候是神。
孩童们难以理解,只能继续磕头祷告,鬼王不用焚香,多少显得有些不同。
如此这般,瘟疫很快过去,老人们会说,神仙显灵,佛祖慈悲,鬼王保佑。
孩童们也很受鼓舞,似乎他们也参与了一场浩大的战役,并且付出了虔诚,收获了胜利。只是不知道是哪位鬼神起到作用。
老人们并不在意,他们虽然没什么钱财来买更多更好的香火,但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虔诚,并不介意多供奉一个塑像。
两次尸鬼之疫让鬼门做大,从西、北两个方向,慢慢向中原、蜀地、江淮、江南等地渗透,这冀州之地首当其冲。
多年经营之下,北方各州,百姓们不仅供奉了神仙佛祖之位,还请了鬼王之像,信了鬼王,不过是与其他神灵并信,且这些信众多是薄民农户,贫困潦倒之人。
说回邢州,此次闭城封道,府县百姓们困在家中百无聊赖,只担心缸中粮米能坚持几日,还惦记田里庄稼无人照料。
官商们忙着奔波劳碌,捞取钱财,奈何他们中不少人的孩子在丢失学生之列,也不尽如意。
九龙峡谷内外,玄门与妖门互相对峙,两相僵持之下,也都不好过。
沙丘宫被困学生与鬼门信众也难和平相处,颜枢彭伦金蟾三人守在外面,日夜监督开挖地道,很是疲累辛苦。
要说唯一不受此事所累的,倒是萧玉郎。
他少年成名,论修为,十八岁达化龙境中品,论文采,名动京师,风流天下,论功业,有辅佐君王继承大统的不世之功,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朝月公主了。
世间难过,唯有情关。
曾经他以为他是世上最逍遥之人,朝碧海而暮苍梧,一剑出而平天下,一诗成而传千古,十几年过去,他已经三十五岁,才发觉自己满腹经纶,一身修为,倒像一个个枷锁,压在身上,沉重而僵硬。
若他不曾读书,是否会轻松许多,若他不曾拜在虞夫子门下,是否快活许多,若他不曾认识龙钰,是否洒脱许多。
追忆往事,遗憾太多。
所以,还是饮酒要紧。
三月十九,闭城封道那日,花间酒庄的伙计赶着马车,载着三十坛春露酒送来清风书院,说是给书院预备的,其实是单给萧玉郎的。
林大业与文娘也一同来了,只围着萧玉郎打听儿子状况,那时候学生丢失之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夫妇二人既宽慰又焦虑,宽慰的是丢了那么多学生,其中更有许多是官商大户,也算有个倚仗,焦虑的是如此大的动静,不知道孩子会不会有危险。
萧玉郎迷迷瞪瞪对二人打着包票道,放心,一切有我书院,学生们不会有事,大师兄昨日就已经出城去找了。
夫妇二人听完,又问道,可有线索,是什么人所为,几时能将人寻回。
萧玉郎道,已经有了些线索,其他还不便说,以免走路风声,你二人回家安心等待就好。
如此这般,夫妇二人便回去了。
萧玉郎打发走了二人,长舒一口气,回去书院抱着坛子只顾饮酒。
萧玉郎过得浑浑噩噩,整个邢州府也在瘟疫的恐吓中战战兢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都不是才害的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