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朝廷的脸面(1 / 1)
入夜,府衙大堂。
谢廉、刘直、虞夫子、孔知东、孔知夏、孟守礼、释圆和尚、太虚道长皆在。
卫丹还未到,众人无话,却各怀心事。
孔知夏与孟守礼今日去到清泉山,看过藏云寺、烟之庵情况,又去到白水观看过释通、释心,见他们伤得太重,幸亏保住性命,还须疗伤静养。
午后二人便赶回城中,看到孔知东将学生们带回,甚是欣慰,又得府衙差役来报,说知府大人请两家书院主事夜里去府衙议事,当即决定与孔知东一同前来。
自从卫丹在九龙峡谷展示实力,孔知夏与孟守礼对他多有忌惮。
就江湖传言来说,当世兵家霸王灵,修到八品境界者,只有三大边军主帅,镇北侯薛鲠,镇西侯杨智,镇南侯卫世忠,中军都督府都督镇远候陈渠,京营统帅武德侯魏训,还有兵家女霸王魏太后。
然而世人从没见过他们出手,而其他如京城武将也好,地方武将也好,大多修到七品境界已是极限。
上次在九龙峡谷,孔知夏与孟守礼还是第一次见识卫丹的霸王灵,那汹汹之势,腾腾杀气,不到八品也不遑多让,当真是惊世骇俗。
也正因为如此,这孟守行之死第一号嫌犯就是卫丹,只不过他身份尊贵,又实力强悍,孔知夏与孟守礼此时底气略有不足。
至于释圆和尚,因释通释心重伤,他便从九龙峡谷外的营寨撤回清泉山,午后收到孔孟二院飞鸽传书,便赶来城中参加此次议事,此时他心中记挂寺庙之事,有些心不在焉。
太虚道长倒是依旧面无表情,一脸冷漠,不时缓缓端杯品茶。
虞夫子也是不动如山。
谢廉同下属官吏商议半天,拟了一份公文,不知卫丹看过作何反应,心中忐忑不安。
刘直自从儿子刘人杰疯了,再无半点心思在公事上,今日也是推不掉,此时也是坐立不安。
话说卫丹托白浪照看龙泽,自己则带六名麒麟卫来到府衙,进到大堂。
卫丹只对虞夫子施了一礼,然后坐在堂上。六名麒麟卫分立两侧。
卫丹道:“此次尸鬼之疫,圣上命我仁武司前来监督协助,我等谨遵皇命,不曾干预。中间颇多曲折,如今疫情结束,如何上报朝廷,你们可曾想好?”
这时孔知夏道:“卫统领莫急,是不是先说一下孟掌院遇害之事?”
卫丹冷哼一声,却不理他,只问谢廉道:“谢知府,此次疫情,府县百姓死了多少人,其中病死多少?饿死多少?被人杀死吃掉的又有多少?”
谢廉慌忙道:“各县还在统计,总数应当不足千人。”
卫丹道:“谢知府说不足千人,应当也接近千人,想来孟掌院的命金贵,一人抵得上千百姓的命,所以孔先生才如此着急。”
孔知夏道:“我可没有这么说,只是孟掌院之死与你卫统领脱不了干系,你既然在场,干脆先说清楚。”
卫丹道:“既然如此,咱们就说清楚,你说此事与我有关,证据何在,证人何在?”
孔知夏道:“没有证据,也没有证人,不过孔掌院在幻春苑醉酒失态,冒犯了卫统领,此是其一,杀死孟掌院的手段,应当就是兵家霸王灵,此时邢州府境内,除了卫将军再无他人能做到,此是其二。”
卫丹道:“那夜在幻春苑,孔掌院冒犯的何止是我,若要取他性命,何须偷偷摸摸,至于你说杀人手段,我且问你,你儒门上品贤者难道做不到?那妖门化灵境上品的大妖难道做不到?还有那鬼门门主、墨门隐侠,难道他们做不到?以孟掌院的行事作风,想杀他的也不在少数。”
孔知夏闻言语塞。
这时孟守礼道:“此事已经报至宗府,且听族中长辈如何交代,卫统领不必多心,我等也是苦主,难免有些急躁。”
卫丹道:“城中修者之争端仇杀,本来是由你儒门负责,我也盼你等早日查到凶手,否则我来一趟,出了这么多事,都没有结果,如何给圣上交代。谢知府,你说呢?”
谢知府忙道:“卫统领说的是。”
卫丹道:“没有别的事,咱们就说说此次疫情如何上报朝廷,谢知府,你来说吧。”
谢廉扫了一眼众人道:“此次疫情,由府城西北荒冢首发,蔓延各县,本府及时上报朝廷,同时发布禁令,闭城封道,令分派医师、药品,调借粮米赈济,由于本府判断有误,处置欠妥,致使疫情荼毒两月有余,百姓病饿致死近千,愿领渎职之罪。”
此言一出,众人都看着谢廉,心中疑惑,这大云官员尸位素餐、办事不力者比比皆是,但要说到玩弄文字,黑白颠倒,推诿逃责,一个比一个精通。
此时谢知府偏偏将一切揽到自己头上,实在让人想不通。
卫丹道:“此等大义凛然的文字,你想写便写,也不用当众念了,我只问你几件事。”
谢廉道:“卫统领请说。”
卫丹道:“那尸鬼之疫首发之地,一个在西北荒冢,一个在韩孤庄韩大户家,次发之地,在长乐堂,是也不是?”
谢廉道:“是。”
卫丹道:“你邢州府青山县经办的一个长乐堂打架斗殴一案,那主犯韩某死在长乐堂,主犯之妻韩辛氏死在韩大户家,西北荒冢便是二人埋尸之地,是也不是?”
谢廉道:“是。”
卫丹道:“你敢说这之间没有关系?”
谢廉看看刘直道:“刘知县觉得呢?”
刘直道:“下官不知。”
谢廉看他一问三不知,便道:“看似应当有些关系,但是没有什么证据。”
卫丹道:“儒门没有证据就可以怀疑我卫丹,你们没证据,就不敢怀疑那韩家的孤儿韩松么?这学生全部寻回,只那韩松与鬼门一同消失,其中或有什么隐情?”
众人闻言都看向虞夫子。
虞夫子道:“韩松是我清风书院的学生,若他果真与鬼门有勾结,大是大非面前,我也不会护短。”
卫丹闻言,惊道:“原来是清风书院的学生,我却是不知。”
这话说出来在场无人相信,只当他在装糊涂。
谢廉道:“此时人已消失,或是被强抓走的。”
卫丹道:“你们尽管搪塞,我也懒得跟你们费口舌,一并跟你们说了。
一,尸鬼之疫须有主犯伏诛。
二,百姓之死须有人担责。
三,学生被抓一事,须查明主犯。
四,孟守行之死,与藏云寺之难,须冤有头,债有主。
五,官府与儒门须安抚百姓,并由佛门、道门做法事为死者超度,为百姓祈福。
只此五件事,该怎么说怎么做,提醒诸位一句,别只顾那天上掉馅饼,地里捡金穗的好事,也要顾及朝廷的脸面,对百姓有个交代。
话已说完,今日就到此,明日我便离开邢州,告辞。”
说罢卫丹起身带着麒麟卫离去,留下谢廉等人面面相觑。
众人就卫丹所体五件事探讨许久,最终议定。
1,尸鬼之疫主犯为鬼门门主萧灵儿,法家余孽申无情,二人蛊惑清风书院韩松为父母报仇,造尸鬼,放瘟疫,杀死韩大户满门,长乐堂管事朱旺。并抓儒门学生困于沙丘宫中,雕刻鬼王木像,是为辱其节,断其志,污其心,最终粮尽食人,自相残杀,韩松亦被活剥生吞,现场留有釜中白骨为证。萧灵儿与申无情畏罪潜逃,已发通缉。
2,因粮官运粮拖延,百姓未及时得到赈济,致使有人饿死,更有食人之事,另查明粮官压榨民夫车马资费,贪墨赈济钱粮,遂定其死罪,秋后问斩。
3,洪义书院掌院孟守行,被九龙峡谷妖族夜袭身亡,藏云寺、烟之庵亦被妖族进犯,损失惨重,须增派人员,加固法阵,不可使其逃脱法网,为祸人间。
4,官府布告府县,安定人心,儒门提领乡绅,安抚百姓,佛道二门做七天法事,超度亡灵,以慰众生。
当夜谢廉书写公文,八百里急报京城不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