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命难违(1 / 1)

加入书签

太平十六年, 二月十八。

春闱科考结束。

石长生、谢仲、林书鸿三人回到颜枢的府邸,这是御赐的宅院,就坐落在观德坊旁边的宜风坊。

三人回到府中就见到萧玉郎正同一年轻的净衣司百户说话。

萧玉郎介绍道:“这位是勇亲王府侍卫统领罗小乙,曾是你们大先生的学生,他今日此来,特奉勇亲王世子之命请你们三人上门作客。”

三人惊讶道:“我们并不认识世子。”

罗小乙道:“我当初入国子监乃是作为世子陪读,算来世子才是颜大先生的学生,知道你们三人来京赶考,世子特意请你们过去叙话,就不要推辞了。”

萧玉郎也点头。

三人便道:“烦请带路。”

出了宜风坊,几步来到观德坊,进了勇亲王府。

经过庭院,进了正堂,就看到一对衣着华丽的年轻夫妇坐在堂上,正是龙泽与耿玉樱,见三人进来,龙泽夫妇立刻起身相迎,口中道:“你们可来了。”

三人大喜,谢仲道:“我就说黄公子的身份不简单,没想到是世子殿下。”

说罢双方见礼,龙泽还特意道:“来,玉樱,这几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与我经历过生死大难的好友。”

耿玉樱道了一个万福。

三人忙道:“使不得,世子妃身份尊贵。”

耿玉樱道:“既然你们与世子一同经历生死,便如同手足兄弟,我身为嫂嫂,自当以自家人相待,礼数上断不可少。”

三人又道:“不敢。”

推让一番,众人落座。

龙泽又问候了夫子、小先生等人,叙述了沙丘宫中的旧事,又提到韩松,忍不住唏嘘感叹,随后龙泽道:“你们看这是谁?”

接着一个年轻妇人从后堂款款而出。

三人不禁惊呼:“柳芽!”

柳芽一出来,三人忍不住心中动容,至少他们知道自己不曾吃了这女子,大半年以来的不安消去不少。

龙泽道:“我已经将柳芽收入府中充了妾室。”

三人又道恭喜。

随后柳芽退下。

龙泽说起正事:“若金榜题名,你们三人是否有意留京任职?”

林书鸿道:“我们年纪尚小,中了举人已经吃力,此次不知道能否高中。”

龙泽道:“你们放心,大先生做了礼部侍郎,又有夫子的面子在那里,你们三人必定会中,你们若留京任职,须常来走动,大先生这半年来也是如此。”

林书鸿道:“这是自然,咱们本是患难之交,又同为大先生的学生,世子若不计较身份悬殊,我们也乐得如此。”

龙泽道:“若没有你们,我早就横死荒野,这身份也没个鸟用。”

耿玉樱嗔道:“三位弟弟都是读书人,殿下怎么说起粗话来。”

龙泽道:“忘了忘了,夫人教训的是。”

三人见他们夫妻和睦,都是一笑。

随后又叙了半天话,龙泽又留三人用饭,直到天晚才放三人离去。

三人走后,龙泽问道:“我这三位故人怎么样?”

耿玉樱道:“那林书鸿是个妥当人,有佐相之风,谢仲很有性格,是个将帅之才,至于那个石长生,话语不多,但是也细致老道,也许另有想法。”

龙泽道:“妹妹说的中肯,只是不免夸大,至于长生,可能是他出身稍差,年纪比那二人又小了一岁。”

耿玉樱听龙泽话语,好似在说的他与龙渊,便道:“不然,你可知光武帝刘秀,本来一心辅佐其兄,最后却是他成就大业,世间偏有那一号人,锋芒不显,甘为绿叶,气运来时,却能一飞而冲天,此乃庄子所言,木雁之间,龙蛇之变,泽哥哥你在皇家在朝堂也是如此,风云际会,不知鹿死谁手,须有百折不回之心,万不可妄自菲薄。”

龙泽听了很是感动,道:“妹妹可比阴丽华。”

耿玉樱莞尔一笑。

。。。

却说石长生三人回去宜风坊。

路上林书鸿问道:“长生,你今夜怎么话少?”

石长生道:“我只是感叹世事无常,黄公子成了世子,他说了一番亲近的话,其实却与当初大不相同。”

谢仲道;“江湖庙堂本来如此,他有意拉拢咱们,大树根深,也要绿叶争光,乃是互相依附的关系,有大先生在,咱们只看大先生好了。”

林书鸿道:“说的有理,一出书院大门,只看出身,咱们再怎么样,别人只认咱们是泥馆儒生,虞夫子的徒孙,颜先生的弟子,既然大先生与世子亲近,咱们便也要如此,好歹世子见过民间疾苦,必定有心为百姓做事。”

谢仲道:“世道如此,有心也似无心,比如我老爹,心眼不坏,也不见得能做几件好事。”

石长生道:“又编排伯父。”

谢仲耸耸肩,表示无所谓。

随后三人回到颜府,颜枢与萧玉郎正在堂中等着,见了三人,颜枢问道:“见过世子了?”

三人都道见过了。

颜枢道:“发榜之前,不可多去世子府走动,长生,你有别的事,让你二先生说。”

萧玉郎道:“明日你同我离京北上。”

三名少年听了面面相觑,大感意外。

石长生道:“那殿试呢?”

萧玉郎道:“不考了,到时候大先生会帮你注明缺考,下次再考,或者候补做官都可。”

石长生道:“是。”

颜枢道:“早些歇息吧。”

三人便退了出来,回到房中又是一番议论,只是猜不透先生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作罢。

次日萧玉郎便带石长生离了京城北上。

送走他们,谢仲与林书鸿自去京城闲逛。

三月初放榜,三人果然都中了,只是石长生已经不在京城。

随后殿试轻松,只考了一日,考完之后二人回到颜府,龙泽亲自带着罗小乙来祝贺,又问起石长生,二人只道长生缺考殿试,已经跟二先生回邢州了。

龙泽便道不碍事。

当夜龙泽就在颜府用饭,三人又是一番叙旧不提。

。。。

到了三月十二。

考官拟定考生排名,又将前十的试卷单独取出,一并呈递皇帝陛下。

太平帝不看文章,只看考生姓名,一边看着一边问这十名考生籍贯出生等等,得知这十人都是云馆儒生,当即冷了脸。

太平帝又问冯真道:“清风书院可有学生参加殿试?”

冯真道:“本来有三人进京赶考,会试过后石长生告假缺考,林书鸿与谢仲则分别排在一甲和二甲。”

太平帝道:“我昨夜梦见仙人,说赐我长生,想来就是这名叫长生的考生,幸好我问起,不然错过,想来都是天意,他虽然缺考,但是天命不可违,就点其为状元,林书鸿点为探花,谢仲移至一甲,传旨吧。”

冯真退下,传旨到内阁和礼部,当即引起轩然大波。

孔先觉与孟上宾当即要进去面见太平帝,被冯真拦了:“陛下有旨,天命不可违。”

李道悬不言不语。

孟上宾与孔先觉便道:“李中堂,你倒是说句话啊。”

李道悬道:“不如请范监正看看天象,算上一卦。”

孔、孟二人听了知道他搪塞,便不再同他说,只跑去礼部找颜枢。

颜枢也得到消息,正要去面圣,便对两位阁臣道:“二位大人不必惊慌,下官 立刻进宫面圣。”

随后颜枢便去求见太平帝。

冯真通报之后,太平帝召颜枢入内。

颜枢跪地道:“科举乃社稷大事,石长生又是下官的学生,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以免让天下读书人寒心,以免让虞夫子和臣受天下人耻笑。”

太平帝道:“近日我读书,读到唐玄宗一首诗作,我念给爱卿听。”

随后太平帝高声吟道:

“《傀儡吟》

刻木牵丝作老翁,

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

还似人生一梦中。”

吟诗完毕,太平帝又陶醉片刻才道:“爱卿觉得这首诗如何?”

颜枢道:“唐玄宗晚年昏庸,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应当。”

太平帝道:“你说的不错,朕就是为了晚节,才改了考生名次,爱卿可懂朕的一片苦心,难道你要让朕老了也作这样一首诗?”

颜枢闻言不再说话,叩首退了出去。

三月十五,京城放榜。

石长生高中状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