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是报复(1 / 1)

加入书签

十日后,墨皓辰带着军队抵达了灾区。

他们来的时候,雨还在不停下着,只是比此前要小了些。天空晦暗不明,那雨水就跟断不了的丝线一样。

水中漂浮着各种认不出的杂物和房舍的窗户横梁。

有人站在高处,有人在泥水里抢救财物,有人目光呆滞望着天,有人喃喃自语求着佛。

灾情比他想象的严重。

墨皓辰到了当地,马上接管县衙作为根据地,安排将士们协助居民们抗灾自救。

百姓们看到朝廷来了人,还是大名鼎鼎的翼王,都觉得有了盼头,纷纷自发加入了救灾的队列,男人们出力,女人们就在家做饭送到阵地上去。

可没两天便出现新的问题,由于洪水来得太急,百姓们家中的能用的米粮消耗殆尽。墨皓辰带来的拿出一部分给了百姓也还是不够。

正在这时,有人来说,有富户愿意捐出米粮解他燃眉之急。

墨皓辰久皱的眉舒展开,连日来严峻的灾情让他烦忧,有人愿意捐粮属实是雪中送炭。

他打算和这位善人会面,接受捐赠。

雨依然下着。

墨皓辰在县衙见到了善人。

善人低着头,跪下行了一套大礼:“草民拜见王爷。”

墨皓辰伸手去扶。他向来是没这么主动的,但这善人目前确实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他真心感谢。

那人抬起一张熟悉的脸,是秦梳榆,他的前任大舅哥。

墨皓辰有些神情恍惚,他早就知道那脸长得和秦梳桐很相似,看到眼前这张脸,他又想起她。心中的思念翻涌而出。

秦梳榆站起,又拱手拜了拜:“王爷,此前一别,几年未见了。”

墨皓辰连忙赐了座。

秦梳榆坐下之后道:“王爷,开门见山吧!此番草民前来,是捐粮的。请王爷作安排监督,将粮尽数交于百姓手中。”

墨皓辰感激:“你能有这作为,本王自是代表朝廷感激,不过灾荒之年,你为何囤积如此多余粮?”

秦梳榆笑道:“其实,这并不是草民的主意,是小妹的。”

“桐儿?她现今在何处?”墨皓辰心中升起一丝光亮,她还活着?五年了,他总算听到她的消息了。

他的反应尽数落入秦梳榆眼中:“让王爷失望了,草民也没有见过她。后来,草民听闻王爷另娶新人,担心小妹想不开,着人去了京城,却被告知小妹早已离开。这些年,草民也在遍寻她的踪迹,可她就像无根野草一样,一路走走停停,没有个归宿。一直到去年,她主动托人带信来说,淮水米粮丰产,让草民以高出市场价一个点的价格进行收购,然后囤积起来。草民照做了,没想到,今年就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灾,倒是真的用上了。”

墨皓辰有些恍惚。不过,听闻她还活着的消息,这就算好消息了。

“本王,当初的所为确实颇让她伤了心,以致她离去,但本王这些年一直在寻她。若是,秦兄能见到她,烦请告诉她一声。”他低声道。

秦梳榆倒是劝他看开:“小妹曾说,男女之间的情分,讲求一个缘字,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不必强求。若是有缘,于万千人海中也能相遇,若是无缘,面对面擦身而过也是枉然。想必是她与王爷缘分至此,应当经历的坎坷也算尽了,王爷就不必自责了。”

墨皓辰怔然:“她当真这么说?”

她觉得缘分尽了,那他的心又该安放到何处?

秦梳榆点头:“小妹看似情深,实则却是个当断则断之人。当初她执意嫁于你,确实是因过于执念,后来选择离开也定当是伤得彻底。小妹也想开了,所以王爷也无需太过介怀。王爷身担重任,当以大事为重。”

墨皓辰心中悲凉,当日一别她如此决绝,他以为只是她一时心郁出此下策,她对他的情深还是有把握的,过一阵便会回心转意,不成想离开之后就没再回头。

但他毕竟是这国家的权势者,身负重任,现在手中有更重要的事,不是谈儿女私情的合适时机,此时他的子民更需要他。

于是调整心态道:“秦兄实不相瞒,本王此次出发之前,皇兄特地提到,若当地富户存有余粮,便可从其手中购入,这虽是桐儿的想法,但毕竟你也是支出了不少,断不能白白让你付出。”

秦梳榆笑道:“王爷言重了,草民收购这批粮虽花费不少,但钱财均从小妹处获取,草民只是从中协助了一番。”

墨皓辰惊讶,如此大量的粮食,必定花费不少,这些年来她敛财已经到了如斯地步了吗?

“既是桐儿所出,那本王就更不能白要了,这笔费用需由国库支出。”也是为了他自己心里好过些。

秦梳榆迟疑半晌才说:“上次来的人转达了小妹的意思,说若是遭遇天灾,此批余粮可以无偿捐于灾民,因为她说,家父年轻时候吃过苦尤为见不得他人苦,她虽是商人也有社会责任,能帮则帮。但若是朝廷要购买,则需用高出收购价两倍的价格购入。王爷若是坚持购入,草民也无法劝说。王爷还请自行考虑为好。”

墨皓辰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高于收购价两倍,要价如此高是为了报复吗?国库虽不空虚,但这笔开支着实不小。当初殿上她坚持要的一个承诺,今日竟让他倍感难堪。

似乎看出他的局促,秦梳榆心中竟有些愉悦道:“其实,依草民看,王爷若是一定要购入的话可以将这批粮分为两部分,购入一半,接受捐赠为另一半。这样也全了朝廷对百姓的援助。”

墨皓辰听出言中意,要么就接受秦家的捐赠,告知百姓这批救命粮是由民间商户所赠,朝廷只是在其中起到分配并保证到灾民手上的职责,要么朝廷为了颜面执意要购入也可以,但就必须用高价购买。

他觉得真是讽刺。当初若不是伤了她,又怎会有今日之事?

今日的局面竟然全由他一手造成。

灾民数量巨大,这批粮数量也不少,就算是只购入一半,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