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张之极完美收网(1 / 1)
孙镐赶到沧州,得知张之极前往南皮县营救田莹莹。
他就感到不妙。
与孙妙贞简单聊了几句,传达了孙承宗的话,就马不停蹄前往南皮县。
当他赶到黄府时,里面已经打起来了。
孙镐总算是及时赶到。否则以张之极和田莹莹的身手,绝对不是黄彪的对手。
第二日,经过一夜的休息,再加上孙镐的汤药,张之极的身体恢复了许多。
不过一活动,伤口还是有些疼。
吃过了早饭,张之极就在黄府接待了刘增辉和黄勇。
二人自然对昨日之事,请求张之极责罚。
黄勇是第一次见到张之极,更是诚惶诚恐。
张之极宽慰道:“二位不必紧张。黄三太做出这样的事情,那是经过深思熟虑,谋划已久的。连我都没能识破。你们对此事毫不知情,何罪之有?”
听了张之极的话,二人放松了许多。
刘增辉问道:“大人。黄三太刺杀朝廷命官,不知大人如何处置他?”
张之极看着黄勇,问道:“黄大人。黄三太是在你的治下犯事,你是南皮的父母官。你觉得应该怎么判?”
黄勇没有想到张之极会问到他,脑子里哪有什么主意。
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会由自己来判案。
他当即说道:“一切听凭大人定夺。大人怎么判,我怎么干。”
态度很好,不过张之极并不满意,他继续说道:“黄三太姓黄,你也姓黄。莫非有亲戚关系?”
黄勇一听,当地跪下了。解释道:“大人。卑职是滁州人士。与黄三太没有任何关系。”
张之极心中冷笑。
这个黄勇真不老实,事到如今还想撇清关系。
他可是知道,这个黄勇与黄三太平日里关系极好。
两个人称兄道弟,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
甚至有人说,二人拜了把子。
一个是南皮县的父母官,一个是南皮县的首富。
两个人交往如此深厚,岂能没有利益输送。
张之极笑着说道:“没有最好。我还担心你被他拖下水呢。你们可能不知道,黄三太将我诱到南皮县,目的是想让我和他合作,向京城贩卖私盐。黄大人知不知道,黄三太贩卖私盐一事。”
黄勇当即否认道:“大人。黄三太贩卖私盐,卑职对此事毫不知情。”
张之极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二人,淡淡地笑着。
刘增辉建议道:“大人。既然黄三太邀你贩卖私盐。说明他绝对做过这个买卖。依我看,对其进行审讯。先把他的罪行坐实了。然后对其进行判决。”
张之极笑着说道:“昨晚我就安排人对其进行审讯了,估计很快就能出结果了。”
黄勇一听,眼前一黑。要不是刘增辉眼疾手快,扶住了他,他绝对会摔倒在地。
张之极说道:“黄大人日夜为民操劳,还是回去休息吧。”
这也是向黄勇下了逐客令。
待黄勇下去后,刘增辉问道:“大人。这个黄勇与黄三太交往过甚。我怀疑他绝对脱不了关系。”
张之极说道:“我刚才是给他了一个机会。可是他一句实话都没有。那么我也只能是公事公办了。”
说完,张之极就让旁边的如花将黄三太的供词递给了刘增辉。
原来,昨夜突击审讯黄三太。
黄三太根本就扛不住那些酷刑,什么都招了。
不仅将自己做的恶事全部说了出来。就连自己贿赂官府人员的情况也都说了出来。
他每行贿一个人,就会记在本子上。
而这个本子,就在黄府书房的暗格里。
这个本子,自然也到了张之极的面前。
行贿人员,不仅仅是南皮县衙。沧州及其他两个县,也有。
长芦都转运盐使衙门人员也有涉及。
毕竟黄三太要想贩运私盐,必须得与盐务管理衙门搞好关系。
张之极之所以敢把供词给刘增辉看,是因为沧州衙门的官员,只有他没有接受黄三太的贿赂。
徐乾象、李士晋都在名单上。
刘增辉看完,倒吸一口凉气。
他知道这个黄三太罪大恶极,可是没有想到会牵扯到这么多人。
刘增辉看完后,请示道:“大人。牵扯如此众多的官吏。如果全都抓了,那衙门就得停摆了。”
“那依你之见,此事应如何处置?”
刘增辉想了想,说道:“严惩黄三太等穷凶极恶之人。对于那些仅仅是收了点贿赂的官吏,还是以警告为主。不过单纯的警告,远远不够。可以使用赎罪则例,罚钱。现在衙门缺钱,正好可以筹集一批资金。”
不得不说,刘增辉的想法与张之极不谋而合。
孙镐今早听了张之极的处置方案,也是赞不绝口。
张之极听了,笑着说道:“增辉所言极是。这么做,兼顾了各种情况,各类人。就按你的意思办吧。一事不烦二主,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说完,张之极又让如花拿出了处罚名单。
哪些人判刑,哪些人交钱。都写得明明白白。
刘增辉领命而去。
他首先处置了南皮县的衙役。
除个别助纣为虐,犯了大事的,绝大多数衙役也就是收了一些小钱。
这些收小钱的衙役只需要将收受的贿赂拿出来,再缴纳一笔赎金,就可以了。
当然了,已经被拖欠两年工银钱的衙役,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也没问题。从即将发放的工银钱里扣除。
这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果再犯,那就不是缴纳赎金所能解决的了。直接开除。
解决了衙役队伍的问题。
这支队伍就能为刘增辉所用。
再加上张之极带来的队伍。
在南皮县就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惩恶扬善运动。
上至南皮县县令黄勇,下至南皮县城的泼皮无赖,凡是牵扯到黄三太一案的人员,全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对于黄三太的判决,还得是张之极来下决定。
张之极决定将黄三太及其家眷流放两千里。
所有家产全部充公。
欠官府的欠款也一笔勾销。
沧州衙门缺钱,黄三太作为南皮县首富,家产也是十分丰厚。
光是黄府地窖里的金银,就有黄金三千二百余两,白银五万六千三百余两。
店铺遍及河间府各州县,甚至临近的州府也有几间店铺。
至于土地,经过统计,最终数字定格在了两万三千二百五十亩。
张之极看到这个数据,就不淡定了。
仅仅一个县的地主就拥有如此多的土地、房产和金钱。放眼整个大明,还会有多少黄三太这样的人。
张之极知道,绝对不是少数。
最起码京城就有很多。
对于黄三太的这些财产。
张之极是这样分配的。
凡是黄三太强买强卖得来的店铺、土地。就按照他所出具的价格,再让对方买回去。
当然了,找不到主的,就不管了。
张之极让渠婵娟派人前来南皮县,以市场价格购买一些黄三太的店铺和土地。
剩余的全部划归南皮县衙。
其他两县以及沧州衙门的整治,张之极决定暂不动手,待回到沧州后,再做处理。
一个是自己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置这些人。另外,他也想看看徐乾象、李士晋等人的表现。
长芦都转运盐使衙门、河道总督衙门等处人员的处置,张之极将其上报朝廷,由朝廷出面来处理吧。
毕竟他作为沧州知州没有处置这些人的权力。只能是报送朝廷。
不过他也不是仅仅报送,还将这些人的罪行,以及自己对其惩处的建议,一并上报。
张之极这么做,也是希望朝廷能够秉公执法,对这些人进行一个合法合理的判决。
该判刑的判刑,该罚款的罚款。
对于黄勇的空缺,张之极力荐同科进士杨鸿补缺。
东林党方面并没有阻拦,杨鸿成功接任南皮县县令。
这个杨鸿有一个侄子,就是明末的一个着名人物,杨嗣昌。
杨鸿是杨嗣昌的堂叔。
杨鸿为人正派,能力出众。
担任南皮县县令,绝对能够胜任。
由于杨鸿上任,还需一段时间。
张之极就让刘增辉暂时在南皮县主持工作。
今年沧州大旱。仅凭朝廷的赈灾粮,远远不够。
为此,张之极命人突击种植了一批土豆。
先让大家都能够吃上饭,否则一切都是枉谈。
对于南皮县接下来的工作,还是留给杨鸿来做吧。
张之极还得回沧州。
因为有些事情还得他来处理。
黄三太的供词中,牵扯到了沧州的富翁董渠。
设计陷害刘士俊,竟然有董渠的影子。
刘超生病,并不是偶然。
而是董渠请他吃饭,在饭菜里下了药,导致刘超生病。
黄三太催促刘超,必须按时签约。如果他来不了,那就派其亲人前来。
这就是为什么刘士俊代表刘超前来南皮县签约了。
接下来就是让小红陪刘士俊,制造虐死现场。
逼迫刘士俊签字画押。
以此要挟刘超。从中获利。
这个信息很关键。
再加上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拿下董渠,不在话下。
张之极在孙镐、刘皋、田莹莹等人的陪同下,返回沧州。
由于张之极有伤,他只能是坐马车。
田莹莹就陪他坐在马车里。而孙镐、刘皋等人骑马陪伴在其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