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于弘志景州叛乱(1 / 1)
张之极枕在田莹莹的大腿上。而田莹莹则喂着他吃水果,那叫一个惬意。
经过南皮一行,两个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那层窗户纸也被捅破了。
两个人虽然没有成亲,但是并不影响两个人的交往。
张之极和田莹莹聊着天,说道:“莹莹。你说像黄三太那样的人,已经非常富有了,为什么还要贩卖私盐呢?”
田莹莹回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满足的。别说别人了。就说世子你吧。一出生就是英国公世子了。可是你却还要经商、平叛、参加科举,到沧州当知州。你不也是不满足嘛。”
张之极反驳道:“我做这些,是为了大明、为了皇上、为了百姓。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你高尚,你伟大。总可以了吧。”田莹莹附和道。
真奇怪,原来田莹莹就像一个青春期少女,总是与张之极对着干。
可是自打经历了南皮一事,田莹莹什么都听张之极的,什么都顺着张之极。
张之极知道,也许这就是爱情吧。
一行人就这么返回了沧州。
南皮县发生的事情,沧州这边自然也知道了。
两个地方相距并不远。
何况是这么大的事情。
回到沧州,张之极直接命人去把董渠的家给抄了。
当董渠被押解到张之极面前时,他还颇为不服。
董渠当面质问张之极,“张大人。你凭什么抄我的家,总得有个说法吧。”
张之极冷笑道:“说法?你勾结黄三太,陷害刘超一家。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欺男霸女、欺压百姓,这些还不够吗?你自己身上有多少事情,你心里没个数吗?还敢当面质问我。真是胆大妄为。”
张之极也不想与他有太多的纠缠,直接命人对其进行突击审讯。
当天晚上,董渠就全招了。
这些年犯下的种种罪行,都被记录在案。
董渠不同于黄三太。
他的身上有命案。而且不止一条。
因此,董渠被判了一个斩立决。
作为沧州的富家翁,董渠的财产经过清算,竟然与南皮县的黄三太不分上下。
张之极对于董渠家产的处置,还是依照南皮县的思路来做。
张之极用雷霆之势,接连处理了黄三太和董渠两人。
百姓自然是纷纷赞同。称赞张之极是青天大老爷。
沧州的天终于还是变了。
但是,那些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却是忐忑不安。
照张之极这个搞法,大家都得完蛋。
衙门的吏役,有钱的商人、地主,谁的身上没点事。
只不过是事大事小而已。
有些人甚至因为总想着自己哪天会被张之极叫去,吃不好,睡不好,心情变得非常抑郁。
如果按照现代标准的话,那就是典型的抑郁症了。
孙镐也听到了许多这样的消息,他就建议张之极出面,安慰一下大家。
尤其是那些有钱人。
他们人脉极广,牵扯面也大。
这些人不稳定的话,那么沧州就不可能长治久安。
这个道理,张之极也明白。
可是仅仅收拾了黄三太和董渠,远远不够。
为此,张之极命人在沧州和下边的三个县发了告示。
从即日起,凡是触犯大明律法的,严惩不贷。
至于之前所犯问题,可以主动交代,根据赎罪则例,缴纳钱财,就可以既往不咎。
这一定是对大家网开一面了。
这里面也包括沧州同知徐乾象、判官李士晋等人。
徐乾象和李士晋得知张之极奔赴南皮县,将黄三太绳之於法,就感到自身难保。
他们赶回沧州,面见张之极,那叫一个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
张之极也了解了一下,徐乾象和李士晋的问题并不大。他们只是收了黄三太一点钱而已。数额并不大。
张之极自然不会趁机下死手,而是选择了放他们一马。
这令二人对张之极十分感激,纷纷表示会效犬马之劳。
其实,这也是一个收买人心的手段。
接下来,沧州境内的官吏和富人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自我纠错。
不过张之极没有参与其中。
不是他不想参与,而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做。
山东的白莲教首领徐鸿儒发动叛乱,占领了郓城、藤县等地。
对于这件事,张之极还是十分清楚的。
早在万历四十二年,白莲教首领王森就曾组织叛乱,可惜被无情地镇压了。
徐鸿儒作为王森的弟子,继续谋划叛乱。
徐鸿儒与王好贤、于弘志等人原本打算在中秋节那天,分别在景州、蓟州和郓城同时起义。
可是徐鸿儒在入春,就被人告发了。一些骨干纷纷被抓。
徐鸿儒不得不提前起义。
张之极得知徐鸿儒发动叛乱了,他第一反应就是景州的于弘志也将在景州发动叛乱,以此来迎合徐鸿儒。
山东的叛乱,自然有山东方面负责平叛。
不过景州紧邻沧州,下边也辖三个县,分别是吴桥、东光和故城。
如果景州出现了叛乱,沧州势必会受到影响,自己刚刚建立的良好开局,就会被破坏。
为此,他集结家丁部队,由张韬率领,驻扎在南皮,静观其变。
同时向河间府知府廉第修书一封,讲明了自己得到情报,景州的白莲教首领于弘志,即将发动叛乱,迎合山东的徐鸿儒。
廉第对此事非常重视,当即命人前往景州通知当地,同时也进行调查。
可是,无论是景州方面,还是派去调查的人,竟然没有调查出来这件事。
廉第听后,觉得是不是张之极的情报有误。
为此,他把结果转达给了张之极。
张之极看后,也是非常无奈。
人家都把人和事全都告诉你们了。你们竟然还不能查出来。
真是一堆猪队友。
孙镐面对这个结果,分析道:“山东那边已经乱了起来,听说白莲教的人已经攻占多处州县。一些早就对现实不满的百姓也都纷纷加入叛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咱们河间府紧邻山东。虽然尚未打到这边。可是一些人响应他们,趁机闹事,也是存在的。对于于弘志,既然景州方面查不出来,也就不可能再管了。我们莫不如提前下手,派人秘密处理了于弘志,也算是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张之极十分赞同孙镐的这个想法。他说道:“现在也只能是这样了。那就让刘皋带些人前往景州。找到这个于弘志,能带回来更好,带不回来的话,直接杀了就是了。”
孙镐表示同意。
于是,张之极就命刘皋率领五十人,前往景州捉拿于弘志。
刘皋的队伍刚出发不久,景州方面传来消息,于弘志揭竿而起,公然叛乱。
原来,于弘志得知徐鸿儒提前发动叛乱,他也打算提前起事。
可是原计划是在中秋节,这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工作基本还没启动。
就在他开始启动此事之时,官府竟然开始追查自己。
从安插在官府中的教众获取的消息。是河间府衙门派人前来景州。
除了通知景州方面,于弘志要叛乱,还进行了一番调查。
这令于弘志十分害怕。
难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他当即决定,提前起事。
于是,于弘志仓促准备完毕,就起事了。
景州方面自然不是其对手。
很快,于弘志就占领了景州。
这件事不仅令河间府知府廉第十分震惊,也惊动了保定巡抚张凤翔。
张凤翔当即决定,调集北直隶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镇压。
他必须快速镇压,因为这里是京城重地,如果让于弘志越干越大的话,威胁到了京城,那自己这个保定巡抚也就当到头了。
张之极听说于弘志竟然动手了。他当即决定率领家丁部队,前往景州平叛。
因为张之极也担心于弘志在北直隶做大。
趁着他刚叛乱,人马刀枪并不多,直接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张之极将沧州交给了徐乾象等人看管。
他亲自率领孙镐、田莹莹等人前往南皮县,与家丁部队汇合。
然后直奔景州而去。
至于粮草辎重,交给了徐乾象和新任南皮县县令杨鸿。
别看张之极带到沧州的家丁部队只有两个千户的兵力。
战斗力极其强悍。
不仅武器装备精良,就是单兵的个人作战能力,那也是首屈一指。
在南皮与家丁部队汇合后,张之极就出发直奔景州而去。
叛军的速度也很快,他们占领景州后,就向周边的东光、吴桥等地发动了进攻。
张之极的部队就与叛军在东光相遇了。
东光县本身仅有少量的守军。
面对人数众多,咄咄逼人的叛军,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地。
就在叛军即将占领东光的时候,张之极的队伍及时赶到。
对方有五千多人。
而张之极这边仅有两千多人。
可是双方一交手,高低立判。
叛军还是大刀长矛,弓箭盾牌。
张之极的家丁部队却是清一色的火器。
火枪、火炮、手雷,应有尽有。
这哪是打仗,这简直就是屠杀。
张之极这方是猎人,叛军是猎物。
在被歼三千多人后,叛军的心里彻底崩溃。
他们逃离了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二的东光城。
而张之极的家丁部队,则进驻东光城。
初战告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