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懵懂懂、跌跌撞撞_第九章 刚上班那点事(1 / 1)
周一,加州,财政年度的最后一天。
经过一路奔波的我,从宾馆的**醒来时多少有些犯迷糊,竟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好一会缓过劲来,才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上班日。
赶到单位时,老板已经在楼下等着了,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直接把我带到顶层的人力办手续。
说实话当时人力文件颇让从未用心背过英文单词的我有些头大,应该是像中国的正式合同或法律文件一样,用一些平时不大用得到的词。也不知道在签了多少张卖身契,填了多少张表以后,终于摆脱了随时被人剥夺入职资格的担心,完成了这项复杂的程序。
和其他单位一样,入职的第一天大抵都是没有多少工作的。我和同一天入职的史蒂芬,先是被拉着在整个部门展示了一下,礼貌地和同事们挨个握手寒暄,然后就被安排在座位上读《新员工手册》。
整个下午,不时有之前介绍时不在办公室的同事过来打招呼,也有别的部门闻风赶过来的,更有热心的人试图把所有跟中国或者亚洲相关的人介绍给我。
“告诉你哇,十一楼项目管理部有个很强的叫XX的女人,也是中国后裔,应该还会讲中文。”
“九楼设计部有个名叫XX的人,他老婆是中国人,他好像会讲一点中文,他坐在东边第X排的第X位。”
“我们楼层西边的XX部有个亚洲妹子,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你去他们组的状态栏上看看名一眼就能认出来是个亚洲名字的那个,你们可以去交流一下,她的国家离中国应该挺近的。”
…
一贯自诩脑子比较好使的我,也明显感觉有点“内存不足”。本来努力地试图记住同事们的名字就已经够困难,而且我方向感一下很差,早就迷失在大家各种东南西北的指示里。
老板似乎对我门前的“车水马龙”并不介意,笑笑的眼神中竟还能看出来一丝赞赏之意。后来聊天才知道,老板有三个孩子,最小的一个跟我年龄相仿,今年也刚好毕业工作,老板看着我,竟然有种透过我在看自家小孩的感觉。
事后想来,要透过一个典型的亚洲女孩看到一个纯种的美国白人男生,是需要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
但是这话在当时的我听来却只有感动,所以熟悉以后,虽然常听到对老板的种种诟病,但我仍然固执地觉得他是一个好人。
因为是从外州搬家过来的,住在哪里自然也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刚上班那几天,一群人得知我还住在市中心的旅馆里,而且就在单位大楼所在的街区时,大多极度惊愕并且流露出了担忧之意。
“市中心什么的最住不得了,赶紧找房子搬出去吧!”
“没有带多少现金在身上吧?千万别露财啊!”
“晚上什么人敲门都别开门,就算旅店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开!”
“那下班你是怎么回去旅馆的?走回去的呀?那身上备着十几、二十美金吧,有人要就给,别跟人蛮干啊!”
“有男朋友一起啊,两个人也不够安全。晚上千万别出门,碰上毒品交易、黑帮火拼什么的就完了。”
...
更有甚者,竟然很淡定的问:“你们有枪吗?有枪才会安全点。”
不禁让原本心态平和的我各种毛骨悚然,毅然地放弃了在离单位近一点的地方独居的念头,给全力寻找房子的何加凯定下几条军令状:
一、必须有室友;
二、必须离开单位10英里以外;
三、本周内必须找到房子搬进去。
跟所有其他同事一样,老板也对我住在离单位不远的小旅馆里表达了担心之情,并自荐如果找房子需要帮助可以找他,因为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周边的几个城市的情况都非常了解。
于是联系看房之前,我先拿了几个房子的信息让老板帮忙评估一下。他担心我不甚明白方位,特地去打了张地图来,在上面将我的备选房子按照街区的安全情况排了个序。仿佛是恨不得我马上能搬出市中心一般,把地图给我的同时就悄悄跟我地说:“你先下班吧,找房子紧急!”
彼时离大家通常的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我就在史蒂芬幽怨的小眼神中欢欣鼓舞地奔回旅馆去了。
立刻按照老板推荐的顺序去联系看房,怎奈时间不凑巧,1号和2号都要等第二天才有空,好在3号爽快地答应了。
挂完电话,我和何加凯火速开着车直奔目的地而去。到了门口打电话,一个胖墩墩的黑人MM不一会就出现了,得知我是中国人后,立马用中文说:“你好吗?我的名字叫罗拉。”
我也改用中文攀谈起来:“你是哪里人?竟然会说中文?!”
黑人MM立刻摆摆手,爽朗地笑着说:“不好意思,我就只会说刚才那两句。以后恐怕我们还是得用英文交流。不过如果你愿意教我的话,我倒是很愿意学。”
我自然满口答应,心底里也认定了这个黑人MM的性格和自己倒颇合得来。
公寓坐落在一个长长的四合院房子里面,非常简单的设计,中间是花园,两端是停车区。两室一厅两卫的户型,卧室分布在客厅的两侧,保证了各自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黑人MM热情的介绍:“我基本不用厨房的,所以厨房完全属于你。客厅家私都是我的,你如果喜欢的话也可以随便用。”
黑人MM完全是自来熟的性格,言语间仿佛已经完全把我当成了未来的室友。介绍完房间后,又自顾自的说开了。
“我就是旁边学校的学生,我还在高中当代课老师,平常也比较忙,不会在家里开party什么的,基本都不会带人回来的。”
“这里我已经住了好几年了,之前的室友和我一起住了几年,相互很融洽的呀。她刚毕业找到工作走了,我才需要一个新室友。”
“我这里的学业还有几年,也不会突然搬走换其他人来住,很稳定的。”
“这个街区是本市相对安全的地方啦,只要别晚上一个人出门就好了。当然不论在多安全的社区,晚上出门晃悠都要小心。”
“我常常去做义工啊,不知道你对做义工有没有兴趣啊?有啊,那以后跟我一起去试试啊。”
“超市就在马路对面,回家路上顺便去买个菜什么的挺方便的。加油站就在隔壁街区,加油洗车什么都特方便。”
...
整个过程中,何加凯和我就需要简单附和一下,回答几个小问题,黑人MM就像蹦豆子一样把公寓、社区、周边还有她自己的情况介绍了遍,恨不得拿出自己的学生照和驾照来证明自己的纯良。
我对黑人MM还是颇有好感的,但想着还有1号和2号没有看,便告辞了出来,友善的表达了谢意,也委婉地传达了需要看了其他房子以后再做决定的意思。
黑人MM还是一副很和气的样子:“好啊好啊,我等你答复啊!不过我真的希望你过来住,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你呀~~我们做室友一定很有趣!”
一时没有办法适应这么突如其来热情的我,只是礼貌地说:“我也觉得这里不错,我会优先考虑的。”
看着后视镜里一直站在原地挥手的黑人MM,何加凯终于开口了:“这个人看着还挺靠谱的,房子各方面条件也不错,方便,安保措施也不错,要不就选这家得了。”
“可是,才看了一家就决定,不会太草率了。”
“你工作不也是第一个就中了吗?不一定要找最好的,最适合就可以了。”在关键的时候,何加凯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合适就好!
我觉得这种生活态度也不错,当晚就打电话给1号2号取消了第二天的看房之约,然后又打电话给黑人MM,确定第二天就入住,跟旅店的老板确定退房。
我在加州的第一个住所,就这么愉快地选定了!
第二天照常去上班,向关怀备至的同事们通报了自己找到房子的喜讯,又接收到各界人士新一轮的关照。
“为啥还是贝拉蒂洛呀?哎呀,跟你说贝拉蒂洛不好,旁边的瑞微赛和高蒂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哦,在贝拉蒂洛的垦度社区啊?那还好,基本上是这个城市唯一可以接受的街区了。”
“在垦度也别放松警惕啊,整个贝拉蒂洛都有挺多流浪汉。当然很多是无害的,但也要当心啊。”
“垦度呀,你可以走local(地面街道)也可走高速啊,时间都差不多,上下班高峰走local可能还要更快点。”
...
好不容易等围着门口的同事们都散去了,我才得以去跟老板问好,并且汇报房子及室友的情况。跟其他同事一样,老板对各种安全防范意识又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讲解。还挖出自己二十年多前在附近社区住过的历史,告诉我:“你如果从住的地方往前走几百米,从右边一条小路拐进去,那个叫XXX的小区就是我之前住过的地方。”
跟老板表达了感激之情,又按照指示去人力跟新了地址,算是正式在加州落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