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力献上掌声——社会风俗(1 / 1)

加入书签

雅诺马马人生活在委内瑞拉,他们居无定所,当所在地的食物不再充裕时,他们就会搬家。雅诺马马人后来分成了两个部落,其中一个部落居住在低地,另一个部落居住在高地。

居住在高地的雅诺马马人很少会表现出攻击性,相对于战争,他们更喜欢和平,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也不会参与群殴,在他们看来合作远比竞争更重要。

居住在低地的雅诺马马人则表现出极高的攻击性,在这里只用拳头说话,女人的地位很低,当丈夫不如意时就会对妻子拳脚相加。这里的男人随时准备着进入战斗状态,群殴和战争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他们会通过武力来夺取食物和妻子,然后毫不犹豫地杀死敌人。如果一个男人表现出了胆小的行为,那么他接下来的人生将会在耻辱中度过。

当他们的食物消耗完了后,部落就会集结起所有的男性,然后去攻打附近村落。如果一个男人在战争中受伤了,那么他的伤疤将会成为他荣誉的象征,他还会将伤疤涂成红色。

一个人的攻击性行为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有的文化中,人们倾向于诉诸武力,哪怕只是很小的矛盾,也要用拳头解决。而在有的文化中,人们的忍耐性会很高,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会发起进攻。

每个人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别人对自己做出积极评价时,我们会认为自己不错,就会变得很高兴,因为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尤其是所在群体的认同。用武力解决问题这种行为,在有的文化中会被赞扬,有的文化中却会禁止。于是,文化荣誉就出现了。不同文化的荣誉感是不同的,当一个人受到侮辱时,他会觉得自己的荣誉受到了挑战,于是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文化荣誉常常由经济生活方式所决定。在上述案例中,生活在低地的雅诺马马人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抢,因此在这种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就很容易产生用武力得到和维护一切的荣誉感,当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时,也很容易用武力的手段去解决。

在历史上,农耕民族的战斗力总是不如游牧民族。农耕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比较稳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因此用武力来获得荣誉并没那么重要。但游牧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却是逐水草而居,很不稳定,随时都面临着被抢走财物的危险,因此用武力守护财物,甚至用武力从他人那里抢来财物就变得尤为重要,他们的群体会称赞武力并发展出用武力维护荣誉感的文化。

在现代社会,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早已经成了历史,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文化荣誉却保留了下来,例如在美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面对侮辱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南方人更容易被激怒。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南方人在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北方人在历史上曾是农耕民族。此外,南方的犯罪率也远远高于北方,不少人都会死在用武力捍卫荣誉的战斗之中。

在一项实验中,实验组织者请来了一些美国的北方人和美国的南方人进行参与。在实验开始后,实验组织者会安排一个人故意撞向参与者,然后对参与者出言不逊。在面对相同的情况时,南方参与者会产生强烈的被侮辱感,并且特别想使用武力维护自己的荣誉。而北方参与者则不同。此外,南方参与者的睾丸激素水平也比北方参与者高,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反应。

其实攻击性就隐藏在人的本能之中,每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冒犯时,就会觉得愤怒,并想诉诸武力。而文化的作用,就是唤醒或抑制人体内的攻击本能。如果一种文化倡导武力,那么一个人的攻击本能就会被唤醒。如果一种文化制止武力,那么一个人的攻击本能就会继续隐藏起来。例如欧洲自古风行的决斗。

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就死于决斗。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是个美丽的女人,从来不乏追求者。1834年,娜塔丽娅有了一个新的追求者,是来俄国避难的法国贵族丹特士。丹特士不仅年轻英俊,还深受圣彼得堡上流社会贵族女人的喜爱。他看上娜塔丽娅后就开始公开追求她。

娜塔丽娅被丹特士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从开始的拒绝到答应约会。渐渐地,娜塔丽娅对普希金越来越冷淡,甚至拒绝普希金进她的房间。起初,普希金就无法忍受妻子被他人追求,这下普希金更加愤怒,于是决定与丹特士决斗。在这场决斗中,普希金受了重伤,不久后就去世了。

当用武力解决问题成为一种社会风俗后,那就说明这个群体对此是认同并称颂的,他们会对此报以掌声。一旦一种社会风俗被所有人称颂,那么这种风俗就会被认为是神圣的,参与其中的个体会倍感荣耀。

在印度某些地区盛行着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被称为“钩摆”。在一年的某些特定时期,某个社会族群就会选出一个人作为神力代表,这个人的使命是让自己挂在特定的钢钩上,然后到处游行,以保佑儿童和谷物的安全。

这是一种让外人看起来十分恐怖的仪式,因为神力代表必须**上身,让钢钩深深地扎入自己的背部两侧。而且在游行的时候,神力代表还会不停地摇着,这就意味着钢钩会在他的背部不停地动来动去,从而增加疼痛感。在外人看来,被选为神力代表一定是件倒霉的事情,需要忍受很大的痛苦。但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一种荣誉。最关键的是,神力代表在仪式举行的过程中不会感觉到任何痛苦,反而会觉得很快乐。等仪式结束后,神力代表背部的钢钩会被取出来,然后有人在他的伤口上撒上一些柴灰。这种简陋的伤口处理方式在许多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有的人甚至认定伤口一定会发炎。但事实却是,所有神力代表的伤口在柴灰的作用下迅速地愈合,大约两个星期后,他的伤口就会痊愈,一点儿受伤的痕迹都没有。

该如何解释这种看起来十分神奇的现象呢?在钩摆仪式中,神力代表的背部虽然遭钢钩深深刺入,但他整个人的状态却是异常亢奋的,他会觉得这是一种荣耀,并为此感到自豪。这种荣誉感会让他忽视背部的疼痛,并产生一种类似强力镇痛剂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吗啡的作用类似,能让人减轻,甚至抵消掉疼痛感,并产生快乐的感受。在当地人看来,钩摆仪式是一种很神圣的风俗,是他们的荣誉。他们认为只要举行钩摆仪式,就能得到神的保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