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告别的年代 (1)(1 / 1)
下篇告别的年代
风轻轻的吹,夜沉沉的醉。
谁又在午夜的远处里想念着你,远处的午夜的梦里相偎依,
仰望着蓝色的天边的回忆,好像你无声的临别的迟疑。
每一次手牵着手像在守护着你,守护着仅剩的潇洒和犹豫。
每一次凝视的眼神的凝聚,羽化成无奈的离愁的点滴。
道一声别离,忍不住想要轻轻地抱一抱你,
从今后姑娘我将在梦里早晚也想一想你。
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不须诉说出口,
[ 书客网 ShuKe.Com ]亲爱的让我快见你一面,请你呀点一点头。
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无色的你,阳光里闪耀的色彩真美丽。
有声的无声的脸孔的转移,有朝将反射出重逢的奇迹。
风轻轻的吹,夜悄悄的睡。
风轻轻的吹,夜沉沉的醉。
歌曲《告别的年代》
1、教书
高考结束后,江一帆从竹园里挖了一棵一米多高的竹子栽到花盆里,放到了书桌上。随着竹叶渐渐枯萎,他越来越忧伤。
竹叶全部由青变黄时,高考分数出来了。高勇力过了提档线,江一帆、陆小舟、萧竹、叶美珠全部落榜。四个落榜的,连相互安慰的勇气也没有了,各自到学校看的分数,再各自回家,面也没见。高勇力怕他们与自己对比更加伤心,所以也没去见他们。他的考分只能上普通大专,他并不满意,虽还办复习班,他也不敢再去复习了。不知高考制度又怎么变呢,早走早安心吧。他接到省城水利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带着梨到四个朋友家一一告别,最后只让叶美珠送他去了车站。见车走远,叶美珠抹着眼泪,独自回家。她爸的病忽好忽坏,她妈还要上班,弟弟又小,她想复习也不能去了,只能留在家里承担家务、照顾爸爸。
上面没有明令禁止办复习班,一高采取折中的办法,租用西郊一所小学的五间教室办了五个理科复习班,二高则在东郊一所小学内办了六个文科复习班。萧竹和陆小舟一起来劝江一帆去复习那天,正赶上他家请村干部吃饭。
江一帆落榜后,明确和父母说不再复习了。二位老人自从那晚听到他哭后,对他一直百依百顺,也不敢逼他去复习,怕把他逼出病了。可他这身板干农活哪能行?村小学的校长是江一帆的远房叔叔,二位老人于是去央求这位堂弟答应让江一帆去村小教书。这位堂叔自然乐意,因为村小正缺人。可他当不了家,民师的工资一半是教育部门发的,一半是村里发的,当民师还得村支书同意才行。于是,他让他们请村干部吃顿饭,只要村干部们肯来,其它的事,他来安排。
请客吃饭,在江一帆看来就是搞不正之风,而且那几个村干部成天就知道吃吃喝喝,不知道为村民谋一点福利,他早就反感了。一听要请他们吃饭,江一帆坚决不同意。堂叔说他真是读书读成书呆子了,母亲掉泪了。他一见母亲哭了,心一酸,说:“那你们看着办吧。”
这天接近黄昏时,一帆的父亲去请村干部,一帆在厨房帮着母亲做饭。灶火把他忧郁的脸烤的通红,他正想着萧竹和陆小舟开始复习了没有,谁知这两人骑着车子来了。
江一帆把他俩领到自己的小屋坐下,问他们复习班的情况,陆小舟说:“我们俩都是今天刚报上名,过两天就开课了。我在梁老师带的复习班里,我去报名时,他还问我,你咋没来。”
江一帆说:“我可能要当民师了,这样能帮家里干不少活。”
陆小舟笑着问:“你这性格能管住学生吗?”
萧竹同时问道:“你的身体能干动农活吗?”
三人同时笑了,江一帆说:“你们首先对我要有信心啊,不能怀疑我的能力。”
这时,父亲领着几个村干部进了堂屋,江一帆皱起眉头,低声说:“就当个民师,还得请村干部吃饭,烦死了。”
陆小舟宽慰他说:“喂马是为了骑马,喂牛是为了耕田,只当他们是牛马好了。”
江一帆说:“你别侮辱牛和马了,他们哪能及上牛和马呀。”
三人低声笑了笑,萧竹站起来说:“你家有事,我们走吧?”
陆小舟随即也站了起来,江一帆送他们经过外间时,看也不看村干部们一眼。
三人相跟着走到村头,萧竹和陆小舟站住了。萧竹回头说:“别累着自己了,地里有活,慢慢干。”
江一帆点了点头,说:“至少我现在比你们轻松多了,你俩也别累着了。”
见萧竹依然不舍地看着江一帆,陆小舟笑着说:“走吧,一帆当了民师,过一段一转正,也是铁饭碗,没啥不放心的。”
萧竹笑了笑,骑上自行车,陆小舟随即也跨上了车子,两人慢慢走远了。江一帆转过身,一轮红红的夕阳正在往村后滑落,池塘里的鸭子们游到岸边,“嘎嘎”叫着往家走去,他跟在鸭群后黯然地回了家。
1992年9月2日,江一帆开始到村小教书。他接替了校长以前带的大部分课,教三、四年级的数学和自然。学校只有五个班,每年级一个班,老师加上校长只有七个,其中三个年纪大点的已经转正,江一帆来后成了第四个民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