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告别的年代 (35)(1 / 1)
吴巧红帮江一帆分析这封信,说信中的“海”是爱情和事业的双重象征,鼓励江一帆回家后一定要和萧竹和好。江一帆依然只有苦笑。他想着快该回家见萧竹了,没再回信。而这封信,则成了萧竹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他收拾出这几年的日记,坐在落雪的窗前,开始整理《爱雪小语》的第二卷,算是对这些年的感情做个交待。
吴巧红赶在江一帆的生日之前把毛衣织好了,江一帆穿上后,正合适。江一帆生日的前一天,吴巧红要去送货,江一帆特意给她派了依维柯,想着车底盘重,冬天比较安全。
他生日这天的半晌午,水芸提着蛋糕来了。江一帆奇怪地问:“你咋知道我过生日啊?”
水芸笑道:“在财会班学习的第一天,老师发学员情况登记表让咱填,你忘了?”
江一帆没想到她这么上心,笑着接过蛋糕,让她先去自己的小屋听歌。他刚走出来,电话响了,接过来一听,是陈厂长。他问江一帆:“帆,今天是啥日子啊?”
江一帆疑惑地说:“没啥呀?公司没安排啥会议、活动。”
陈保中笑了,爽朗地说:“你过生,咋不说一声那?你离家这么远,该让咱跟着热闹热闹啊。”
水芸提蛋糕来,他在楼上看见了,正巧水芹姐在他办公室,俩人一碰话,就知道是咋回事了。陈厂长安排司机给江一帆买了一支精美的钢笔和几个笔记本,并在饭店订了一桌菜,中午喊了厂班子的几个人一起给江一帆庆祝生日。水芸和江一帆挨着坐在一起,看着一桌人除了一个司机外,都是领导,有些怯场。所幸水芹姐和建国哥也在,要不然,她只怕菜都不敢去夹。大家对江一帆和水芸的关系都很明了,又因水芹在场,所以对水芸这个唯一外厂的人都很客气。
吃过饭,江一帆付账时,才知道陈厂长提前付过了,觉得很过意不去。司机先把水芸送回去,然后,大家一起回到厂里。
晚上,吴巧红赶回来了,两人找了个小饭店,吃了顿饭,又过了一次生日。
接下来,江一帆又开始忙着安排厂里员工的福利,一直忙到过小年这天。中午吃过饭,陆小舟打电话过来,说他放假到家了,盼江一帆早日回来一聚。刚挂了电话,妈妈打电话过来,问江一帆啥时候回家。这是母亲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在村里的小卖铺打的。他一听母亲喊他“老孩子”,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母亲两年没见他了,咋会不想他啊?而他两年来,又为家里做过什么呢?除了让父母牵挂外,什么也没为父母做过。母亲挂了电话,他依然抓着话筒,呆呆地站在桌前。吴巧红从里间出来,见他在掉泪,劝慰道:“这不还有两天就回去了吗,有啥难过的。”
下午,江一帆去街上给父亲买了件大衣,给母亲买了件棉袄,又买了三条真丝围巾。浅绿色的拜托水芹姐交给水芸,浅红色的给了吴巧红,浅蓝色的是送给萧竹的。
年二十五这天一早,吴巧红送江一帆去车站。他上车时,她见他把她织的毛衣换掉了,依旧穿着大姐织的浅蓝色毛衣,微微撇了撇嘴。江一帆淡淡笑了笑,冲她挥挥手,踏上了回家的客车。
13、过年
江一帆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他在车站外的电话亭给萧竹打了个电话,萧竹听说他回来了,高兴地说,你先过来吧。江一帆乘公交车到土产公司家属院门前,萧竹正站在门外等他。她的头发长了很多,依然扎着两个辫子,垂在胸前。昏黄的路灯照着她娇小的脸庞,江一帆看着她,恍惚间,感觉又回到了高中时代。萧竹让他进去,他摇摇头说,还要赶回去。萧竹说,天都黑了,怎么回呀。江一帆说:“没事,走黑路走习惯了。”说着从包里掏出那条丝巾和那本《爱雪小语》。萧竹含笑接过后,说:“你骑我的车子回去吧。”然后,转身回家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车。
江一帆把包放在车子后座上,接过车子,和萧竹道别后,骑车从大桥绕了回去。下河堤后的泥路,白天化冻后,还没冻住,泥泞不堪,江一帆到家后,裤腿和鞋上甩满了泥点。
父母见他摸黑回来,又心疼,又高兴。母亲抓紧给他下了碗面,江一帆吃过后,坐在父母的床头聊了一会儿,回自己小屋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他骑车去陆小舟家。两人上次是95年5月在省城见的面,转眼已是98年的元月底了。乍一相见,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出了挣扎和受伤的痕迹。陆小舟这两年也很不顺,95年夏和96年夏连着两次报名考军校,都因为部队有临时任务,未能参加考试,一直拖到了97年。江一帆的漂泊辗转更不用说了。两个老朋友坐在院里的阳光下,聊起各自的生活,都颇多感慨。
吃过午饭,江一帆在门口冲刷萧竹的车子,陆小舟去屋里给萧竹打电话。一会儿,他冷着脸出来了,江一帆问:“咋了?萧竹不在家?”陆小舟勉强笑了笑,说:“在家。”说着,帮江一帆冲刷完车子,两人一起去了县城。
他们在萧竹家聊了一会儿,说起高勇力和叶美珠,江一帆说:“我还是国庆节前收到过高勇力的信,他说过得也是不如意。”
萧竹说:“前天他来店里了,现在当上期思坡水管所的所长了。”
陆小舟笑道:“这家伙有官相,以后当水利局局长也不在话下。”
江一帆问道:“叶美珠他俩的事怎么样了?”
↑返回顶部↑